1 责任在肩 规范管理
主动做好“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需求服务”,平均每年提供档案利用3.5万余件。修订完善档案服务系列规章制度,建立档案服务建议、反馈机制,提升岗位服务效益。以
119
分(满分 120)通过“江苏省档案工作五星级”测评,近年来连续多次获评“江苏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2 优质服务
善始善成
始终坚持以“师生校友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为理念,着力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拓宽服务方式。如2013年在国内高校馆中率先提供学籍档案翻译国际快递服务,受到广大毕业生欢迎。多年来全体女同志寒暑假没有休息,为毕业生求职深造查档、学历认证服务;为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更好服务广大师生扎实工作。在此基础上,档案服务形式向多元化、高层次、主动服务方向拓展,打造档案文化成果。《江苏大学年鉴》、《江苏大学大事记》等获评江苏省档案文化建设精品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亚太地区农机培训班专题汇编》、《江苏大学机械动力学科群发展简史》获评“十二五”江苏省高校编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3 攻坚克难
提质增效
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档案服务水平的提升。如建立档案利用服务平台、数字档案资源在线共享和远程利用、学籍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等,在江苏省高校中首家通过“江苏省数字档案工作5A级”测评。
4 勤练内功
提升素质
全员思想政治素质良好、业务能力扎实、服务意识先进,并且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及时就工作中经验、难题开展研究,以研究成果指导工作。科研成果《公众需求导向的区域性档案文化传播平台构建研究》获评江苏省档案科技成果三等奖。
5 档案育人 润物无声
在做好档案服务同时,充分挖掘档案的育人功能。如每年利用国际档案日举办各类专题展览,承担学校图情专业研究生到馆实习指导工作,采用“点”“面”结合方式对全校毕业生进行档案意识系列培训等。2020年“江苏大学扶贫工作记忆”展览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扶贫工作典型案例、全国高校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典型案例。岗位团队获江苏大学“三全育人”管理服务示范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