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灵魂

领导名录

江大年鉴

导师名录

学校大事

毕业生名录

学校荣誉

校发文件

十件大事

专业学科

校园风光

历史照片

您当前位置:江苏大学档案馆 > 首页 > 档案汇编 > 学校大事 > 2002年学校大事记

2002年学校大事记

〖关闭〗
字号:【】【】【
    一月
    9日
    我校举行2000-2001学年学生(研究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会上,研992班等6个先进集体和 张福祥等14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18日
     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名单[教研函(2002)2号],我校流体机械及 工程学科被列入其中。
    又,我校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结束。
    26日
    为期两天半的党校第三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开班,校党政领导出席了大会并参加了分组讨论。
    又,范明副校长代表我校与镇江市古运河综合开发总公司签订关于终止在原 炒货厂区域建造教工宿舍的协议。
    28日
    省委决定:范明同志任扬州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免去其江苏大学党委常委、委员职务;免去范明同志的江苏大学副校长职务。
   
    二月
    18日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莅临我校,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和生命科学研究院。我校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引起了陈院士的关注。
    25日
    我校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开学。
    27日
    我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上,校长杨继昌回顾总结了我校用5个月的时间顺利 、平稳、快速完成实质性合并工作的过程及经验,并提出了今年我校工作的主要目标;党委书记朱正伦也作了讲话,并对校训“博学、求是、明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是月
    经校党委研究,确定我校校训为“博学、求是、明德”。
   
    三月
    6日
    校党委印发《关于楼书芬等同志任职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12号]。决定:楼书芬任北固 校区管委会直属党支部书记;陈秋莲任梦溪校区管委会直属党支部书记。
    10日
    杨继昌校长代表我校与日本三重大学校长矢谷隆一签署友好学术交流的协定和关于学生交流 的备忘录。
    11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决定》[江苏大校(2002)14号],该 委员会由金树德(主任委员)等53人组成。
    12日
    我校印发《关于组建江苏大学国家安全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41号],该小组由朱 正伦(组长),宋京章(副组长)等21人组成。
    13日
    我校印发《关于李明学等同志任职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17号],决定:李明学任体育 部直属党支部书记;朱怀琪任附属学校直属党支部书记。
    14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指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 18号],该小组由陈国祥(组长)等7人组成。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大学网站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 大校 (2002)39号],该领导小组由杨继昌(组长),唐永泽、许化溪(副组长)等10人组成。
    15日下午
    我校1号教学楼奠基仪式在施工工地举行。校长杨继昌、华东地质勘探局局长蔡正先后致词 祝贺,奠基仪式由曹友清副校长主持。
    19日上午
    我校在行政楼召开首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校党委书记朱正伦、 党委副书记唐永泽到会并作了讲话。
    19日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学习两代会精神。会上,我校全国政协委员、博士生导师吴守一 教授从2002年社会的走向、国民经济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全国政协会议精神。
    日前,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姜哲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吴守一教授返校,我校分别举行 仪式欢迎他们的归来。
    22日
    我校印发《关于综合档案室更名为档案馆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50号]。更名后,档案馆副处级建制保持不变
    26日
    我校印发《关于钱秋源同志任职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24号],决定:钱秋源任教师教 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
    27日
    原教育部党组成员、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会长朱新均,教育部关工委副会长李蒙恩,秘书长 原永堂,省教育厅原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治中在有关同志的陪同 下来我校调研。又,校党委召开会议,请我校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姜哲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吴守一教授作传达、学习两会精神的报告。
    又,省科技厅、财政厅在我校召开“江苏省流体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 目验收会。验收会由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君亮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专家们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我校流体机械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关于项目建设的总结报告,并对现场进行了考察。最后,一致通过验收。
    28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56号] ,该小组由杨继昌(组长),朱正伦、袁寿其(副组长)等16人组成。
    29日
    我校在专家楼举办首次新闻发布会。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台、扬子 晚报、镇江电视台、镇江日报、京江晚报共8家媒体应邀参加了发布会。
    又,我校召开2002年纪检监察工作会。
    又,我校在“教工之家”举行镇江市“模范教工之家”授牌仪式。校党委副 书记唐永泽代表我校接受市总工会副主席袁平授予我校的奖牌。
   
    四月
    1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58号],该小组由朱正伦(组长)、杨继昌(副组长)等15人组成。
    2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53号],该领导小组由朱正伦(组长)、杨继昌(副组长)等32人组成。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四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54号],该领导小组由唐永泽(组长)等15人组成。
    3日
    我校在专家楼召开教学检查员研讨会。本学期我校共聘请了80多名离退休老同志担 任教 学质量监督员。从本学期起,我校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体系。设置了教学质量监 控网络,建立了党政干部听课制度,同行教师听课评议制度,教学检查员听课指导制度、教 学质量信息员反馈及设置投诉箱制度等5项制度和办法。
    5日
    江苏省教育厅公布“十五”期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名单[苏教研(2002)6号]。我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6个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8日
    校长杨继昌代表我校与中国建设银行镇江市分行就梦溪校区学生个人助学贷款和代收学生学杂费等事项签订银校合作协议。
    12日
    我校召开现场办公总结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校长杨继昌就当前学院、部门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本学期,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用了近三周的时间,在听取了部分职能处室的工作汇报后,到20个学院进行了现场办公 ,旨在沟通信息、调查研究,落实今年的党政工作目标,为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为今年的“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开一个好头。
    又,我校印发《关于张永康等同志任免职务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57号],决定:张永康任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免去杨兴华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职务。
    又,我校印发《关于杨敏官等同志任职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58号],决定:杨敏官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徐道喜任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正处级)。
    又,我校制定《江苏大学处理突发性事件工作预案》[江苏大委(2002)59号],并决定成立 处理突发性事件领导机构:1?处理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朱正伦(组长)、杨继昌( 副组长)等14人组成;2?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即两办工作组、教师工作组、宣传工作 组、治安工作组、后勤工作组。
    又,我校印发《关于张炳生等同志聘任职务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78号],聘任:张炳生为人文学院副院长,解聘其人文学院院长助理(副处级)职务;袁志诚、刘东明为医学院副 院长。
    又,我校印发《关于在附属医院设立临床医学系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8 1号],决定:在校附属医院设
    立临床医学一系,在校附属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设立临床医学二系;在校附属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设立临床医学三系。
    又,我校印发《关于郑金旭等同志聘任职务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82号 ],聘任:郑金 旭为临床医学一系主任(兼),袁志诚为临床医学二系主任(兼);刘东明为临床医学三系主任 (兼)。
    16日
    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印发[苏委教组(2002)25号]文,同意增补李战军、李文清、顾志伟、朱武江、尹美英、丁建铭、沈荣林等7位同志为中共江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又,我校印发《关于决定成立江苏大学省级研究基地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89号],该小组由赵杰文(组长)等10人组成。
    18日
    副校长赵杰文代表我校与江苏成城电气有限公司就臭氧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事宜签订合作协议。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部分非编常设机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54号 ],决定:张弼任江苏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袁银男任江苏大学实践基地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材建设委员 会主任委员,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招生委员会主任委 员;朱正伦任江苏大学两课教学领导小组组长,保密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继昌任江苏大学计 算机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宋京章任江苏大学人民调解委员 会主任委员;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阿伢任江苏大学车辆管理办公室主任,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主任。
    19日
    我校印发《关于杨兴华同志职务变动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89号],经研究决定,并报 请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杨兴华任党委组织部部长;解聘陈志刚党委组织部部长职务。
    又,我校印发《关于杨兴华等同志职务变动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90号],决定聘任:杨兴华为党委老干部工作部部长;解聘陈志刚党委老干部工作部部长职务。
    又,我校印发《关于对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表彰和奖励的决定》[江苏大 校(2002)84号]。决定对获批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 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以 及在重点学科申报组织和学科建设中成绩显著的研究生部一并予以表彰和奖励。
    又,校党委印发《关于成立中共江苏大学委员会党校的决定}[江苏大委(20 02)92号],该党校校务委员会由朱正伦(校长),曹友清(副校长),杨兴华(常务副校长)等11人组成。党校下设办公室,挂靠组织部。
    19~20日
    我校召开首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19日下午,在梦溪校区报告厅举行开幕式。会上,江苏省教育工委主席何晓净, 镇江市总工会副主席袁平,华东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会主席王贯三致贺词。在校的校领 导以及兄弟院校、市政府工会领导等出席了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唐永泽主持了会议。会上,校党委书记朱正伦作了题为“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为实现‘十五’规划所确定 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讲话,校长杨继昌作了校行政工作报告,工会副主席、财务处处长分别作了校工会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开幕式后,召开了第一次 全体会议。
    20日,代表们就校长工作报告和《江苏大学2002-2005年教育发展计划》等进行讨论。
    21日上午,
    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和闭幕式。校党委书记朱正伦致闭幕词。副书记、副校长曹友清主 持会议。会议通过了校工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江苏大学关于规范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选举并产生了我校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及其它专门工作委员会。
    本次“两代会”收到提案356份,参加提案的代表达1736人次。提案涉及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等12个方面,基本围绕我校建设和发展的主题。
    会上我校还对国家级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 等7个学科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22日
    我校印发《关于公布校首届自制实验仪器获奖名单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85号],其中,超临界CO2萃取实验台等10项仪器设备获一等奖;组合清选机等4项仪器设备获二等奖;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获“2002年自制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单位”称号。
    24-26日
    “家蚕功能基因组织计划”第二次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中科院杨胜利院士主持会议,赵杰文副校长到会并作了讲话,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作了关于“家蚕功能基因组织计划意义”的讲话。上海生物工程中心等六家单位近20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并进行研讨。
    28日
    我校召开纪念建团80周年暨“五四”表彰大会。
    30日
    我校印发《关于调整充实〈江苏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94号],编委会经调整充实后,自然科学版主任:杨继昌,主编:杨继昌;社会科学版主任:朱正伦,主编:朱正伦;高教研究版主任:赵杰文,主编:赵杰文;医学版主任:许化溪,主编:许化溪。
    又,江苏大学宣传思想工作红色网站“江帆网”初步建成开通。
   
    五月
    3日~4日
    科技部高新技术与产业司邵立勤司长专程来我校指导工作。期间,校长杨继昌、副校长赵杰 文热情 接待了邵司长并介绍了我校总体发展规划。邵司长为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作了题为“国家‘十五’863高技术发展战略”的学术报告并参观了校生命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实验机构。
    10~11日
    校党校分别举办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干事培训班。全校各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组织干事和直 属党支部组织委员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13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107号],该小组由朱正伦(组长),曹友清、宋京章(副组长)等13人组成。
    15日
    市委书记张卫国、市长史和平、市委副书记郭礼荣、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江里程来我校视察工作。市领导在认真听取了杨校长的介绍后,一致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校的建设和发 展。市委书记张卫国说:三校合并后,江苏大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国家经济的 发展急需大量的各类人才,镇江市委、市政府要从富民强市的战略高度,对我校的发展继续 给予高度关注。在谈到我校提出的有关问题时,张卫国表示,地方财政再紧,也不能紧教育 ,市委、市政府将尽快研究帮助解决。他希望江大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为经济发展多作贡 献。
    17~22日
    我校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办学百年。
    17日,我校召开办学百年新闻发布会。
    18~24日,
    我校举办“院士专家学术活动周”。邀请了中科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知名教授 13名。举办院士报告会11场,专家报告会12场。
    20日,我校在东郊宾馆举行院士专家交流会。
    又,我校部分师生赴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参加省委、省政府在此隆重举行的南京大学、江苏大学等九所高校建校、办学一百周年联合庆典。
    21日上午,我校隆重举行办学百年庆典大会暨揭鼎仪式。
    21日下午,我校举办第六届研究生科技论文大赛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
    又,我校举行老同志联谊会。
    21日晚,我校举行教职工歌咏大会。
    22日晚,我校举行学生综艺晚会。
    22日
    我校校友、中共中央委员、天津市市长李盛霖专程来到母校。校领导对李盛霖校友的 返校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在动力楼四楼会议室举行了欢迎仪式。欢迎仪式后,李盛霖在镇江市市长史和平及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
    28日上午
    原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的挂牌仪式在该院外科大楼前举行。挂牌仪 式上,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朱正伦宣读更名决定,校长杨继昌向附院党委书记徐道喜授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印章,镇江市常务副市长张吉生讲话并表示祝贺。
    又,我校召开教育类、工学经管类实习基地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朱正伦、校长杨继昌、副校长袁银男以及各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来自全国50多个企业和中学的领导参加了会议。
    30日
    以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主任周顺生为组长的省政协高校可持续发展调研组一 行14人来我校就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并与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主题座谈。
    31日
    农工民主党江苏大学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这是我市农工党组建的第一个基层委员会。市委 统战部、农工民主党市委及校党委有关部门和校内兄弟党派的代表到会祝贺,校党委副书记 唐永泽到会并讲话。
    31~6月1日
    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技术物质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全省40所高校70余人参加了会议 。
   
    六月
    4日
    我校印发《关于公布江苏大学首届优秀讲稿(教案)评选结果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107号],其中:董英、范真、陆杰、鲍可进、杨宏林、蒋璐、徐慧珍、赵永源、李丽等人的讲 稿获一等奖;成立等17人的讲稿获二等奖;凌智勇等28人的讲稿获三等奖。
    5日我校2002届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全面启动。
    6日
    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江苏省高等学校2002年专业设置备案或批准名单的通知》[苏教高 (2002)23号],我校财政学等16个专业被列入新设本科专业名单之中。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特聘教授评审委员会的决定》[江苏大校(2002)114 号],该委员会由杨继昌(主任),朱正伦、袁寿其(副主任)等13人组成。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附属徐州医学院决定》[江苏大校(2002)1 11号]。
    8日
    我校2002年增列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会在专家楼召开。省教育厅邀请的专家分三个组对我 校有关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评估,在听取我校汇报的基础上现场查看实验室、召开 教师、应届毕业生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经专家投票,我校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药学三个专业均以优良成绩通过了省教育厅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11日
    我校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作风 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江苏大委(2002)110号]。今年是中央提出的作风建设年 、调查研究年。校党委决定把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年初,我校先后召开了各种座谈会,就改进作风问题,广泛听取了意见。
    17日
    校党委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社会主义学院”的通知》[江苏大委(2002)119号],该学院与校党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由党校校长朱正伦兼任院长,唐永泽、薛志平任 副院长、党校校务委员兼任该学院院务委员。学院下设办公室,挂靠校统战 部。
    18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133号], 该委员会由杨继昌(主席),朱正伦、袁寿其、毛罕平(副主席)等31人组成。
    19日下午
    我校在大礼堂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全校近600名新党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党总支组织委员、组织干事、部分党支部书记及入党积极分子共1300余人参加了大会。
    24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清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141号],该小组由柴顺根(组长)等13人组成。
    25日
    由镇江市政府牵头组织的“科技协作,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产学研结合活动,以“江苏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科技成果推荐会”的形式在我校召开。近400名来自市区机关、全市各市(县)、区的企业主管和乡镇干部参加了会议。
   
    七月
    3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155号],该委员会由宋余庆(主任委员)等46人组成。
    9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医学文化研究所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160号],该所由医学技术学院和人文学院共同管理。
    12日
    我校印发《关于袁银男等同志具备担任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通知》[江苏大校(2 002)182号],经评定,袁银男等13人已具备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张怀胜等40人已具 备担任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12日
    我校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结束。
    15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往来款和对外投资清理检查领导小组的决定》[江苏大校(2002)189号],该小组由杨继昌(组长),曹友清(副组长)等5人组成。
   
    八月
    10日上午
    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动员大会在梦溪校区礼堂召开,全体在校校领导、各部、处、学院 负 责人及全体后勤员工参加了大会。杨继昌校长在会上作改革动员报告,朱正伦书记作了重要 指示。
    11日下午
    江苏省副省长王荣炳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教育厅副厅长祭彦加,镇江市委副书记郭 礼荣,市委常委、秘书长江里程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在听取了杨继昌校长的有 关汇报后,王副省长说:江苏大学在改革发展的思路上是清晰的,周密的,在高等教育体制 改 革过程中行动迅速。学校组建一年来,思想比较统一,思路比较清晰,措施比较扎实,效果比较明显,学校工作很有活力,事实证明改革是成功的。“十五”期间,省政府将把学校作为重点建设的高校给予扶持,对于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征地、资金等具体问题,省政府将尽力帮助解决。王副省长希望我校继续根据江苏的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鼓励我校早日创办研究生院,为江苏经济建设多培养高层次人才。
    26日
    我校200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碧榆园举行,全体校领导和全校中层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为期两天。
    28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197号],该小 组由杨继昌(组长)等8人组成。
    29日
    赵杰文副校长代表我校与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政府就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攻关、科技 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暑期
    我校近百支服务团分赴各地开展农技推广与培训,科技成果发布,企业帮扶,医疗服务,法律宣传,支教扫盲,环境保护,文艺演出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等实践服务 ,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扬子晚报》、《中国检察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等媒体150次报道了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九月
    2日
    我校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开始。
    4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创卫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208号],该小组由宋京章(组长),宋余庆、杨国祥(副组长)等13人组成。
    6日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评为《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
    9日我校在大礼堂隆重举行200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2002级博士生、硕士生、工程硕士共800余人参加了典礼。
    教师节来临之际镇江市委书记张卫国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 领导同志来我校慰问。
    12日杨继昌校长代表我校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让等事项签订合作协议。
    16日
    我校分别在校本部大礼堂和镇江影剧院隆重举行2002级新生(本、专科生)开学典礼。全校65 00余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20日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董事会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278号],该董事会由杨继昌(董事长)等10人组成。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监事会的通知》[江苏大校( 2002)279号],该监事会由柴顺根(主席)等11人组成。
    24日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231号],该中心挂靠理学院。
    又,我校印发《关于聘郭柏灵等同志任职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232号],决定:聘郭柏灵院士为该中心主任,聘田立新同志为该中心常务副主任。
   
    十月
    我校决定10月为“大学生文明修身示范月”。
    3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市委书记张卫国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在动力楼四楼会议室,朱正伦 书记向章新胜副部长汇报了我校学科特色、“十五”规划以及我校招生、分配等改革发展状况。章新胜副部长在听取汇报后说,搞好学科建设是我校合并后的一项首要任务。他说,加 强学科建设,要做到“四个弄清”,即:弄清我校既有学科特色、优势;弄清这些学科的发展前沿;弄清国家政策导向及重点扶持的科研项目;弄清兄弟院校竞争的态势。知己知彼, 科学规划,重点扶持,努力使江苏大学的特色学科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竞争力。在谈到合 作办学时,章新胜副部长说,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人才、资金、科学技术 合作项目等,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章新胜副部长一行还参观了我校2号教学楼、西 山学生食堂。所到之处,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9日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就当前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问题,邀请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张亚平处长来校作专题报告。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企业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244号],该小组由曹友清(组长),赵杰文、柴顺根(副组长)等9人组成。
    10日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中心的决定》[江苏大校(2002)245号],该中心挂靠机械学院。
    11~12日
    我校举办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修班,教育部社政司黄百炼,省教育厅副厅长姜映梅和我校党委书记朱正伦先后为研修班授课。
    15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249号],该小组由朱正伦、杨继昌(组长),唐永泽、宋京章(副组长)等15人组成。该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校办。
    25日
    我校首届运动会开幕。首届运动会历时二个月,内容丰富,项目齐全,共含教职工、大学 生田径比赛、教职工第二届健身节、教职工趣味体育、广播操比赛、大学生三人篮球斗牛赛 等八大类项目。
    28~31日
    第九届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届研讨会共有126人参加,其中境外人员70 人,共发表论文100篇。是历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
    [注: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日本三重大学倡导发起,联合其在亚洲地区的 姐妹学校中国江苏大学(原江苏理工大学)、泰国清迈大学,以轮流主办的方式举办的校际 交流 活动之一。自1994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九届。
    29日
    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校本部新征土地规划建设工作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261号],该小组由朱正伦,杨继昌(组长);曹友清,袁银男(副组长)等11人组成。
    30日[]〖HT][ST]中共江苏省委印发《关于袁寿其、袁银男同志任职的通知》[苏委(2002)3 78号]。决定:袁寿其同志任江苏大学副校长;袁银男同志任江苏大学副校长。任职时间从 2001年8月起。又,我校印发《江苏大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江苏大校(20020260号], 决定成立防震减灾 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杨继昌(组长),宋京章(副组长)等12人组成。该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指挥联络组,宣传教育组,安全保卫组和后勤保障组。
    7日
    我校举办党风廉政建设学习班,本次学习班的对象是2001年3月以来新提拔的处级干部。
    8日
    党的十六大召开,我校组织党员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集中收看开幕式盛况。我校还专门组织了党委中心组、民主党派、学生干部、教师等各个层面的座谈会,畅谈学习党的十六 大报告体会。
    13日
    我校召开首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评审会。经评定,遴选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6个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28日
    我校召开全校党员大会,传达贯彻十六大精神。
    又,我校召开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会上,新任 会长朱正伦作了《把握基?调?夯实基础  面向基层》的讲话。
    30~12月1日我校召开第一次团、学代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江苏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和江苏大学学生 会第一届委员会。
    是月
    获悉,我校吴守一教授所提“迎接WTO挑战,尽快实施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的提案被评为九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
    又,我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该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第26位。
    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评审决定,我校《排灌机械〗杂志自2002年10月起成为“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
   
    十二月
    3~4
    我校召开京口区、润州区第六届人大代表选举大会。全校4个选区,分别选出了李萍萍、陈丽珍、陈佳赋、李君荣、王云香共5名区人大代表。
    7日
    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一行9人来我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规范分离验收评估。我校以92分的成绩顺利通过达标验收。
    7日~8日
    我校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
    7日上午
    为期两天的我校2002年教育教学工作会开幕式在校本部大礼堂隆重开幕,全校教师干部 等20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上,杨继昌校长作了题为《坚持教育创新  深化教学改革  努力 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的主报告。大会还对获得省级教育教学奖项的教师进行了表 彰和颁奖。
    8日上午,陈红等5名教师向大会作了交流发言。校党委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副 校长袁银男作了大会总结。
    12日我校举行2003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据统计,共有3000多名毕业生现场签订了就业协议,初 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800多个。
    15日我校等三所驻镇高校的3000多名离退休老教授赴革命老区茅山(延陵镇),开展“百名教授上茅山”系列活动。省教育厅、省关工委领导黄治中、袁云亭,市委、市政 府领导吴树南、孙燕丽、戚中立及市有关部局领导和驻镇高校的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镇江市委书记张卫国为此次活动发来了贺信。
    23日镇江市委书记张卫国应邀来我校作了题为“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镇江跨越发展的实践” 的学习十六大精神辅导报告。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民间艺术研究所的决定》[江苏大校(2002 )303号],该研究所挂靠艺术学院。
    26日
    上午,我校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表彰会。会上,丁玲等53个先进个人和北固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等4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大会还向37名贫困生捐款6400元。
    下午,江苏省委十六大报告团宣讲员、江苏省委党校桑学成教 授应邀来我校作学习十六大精神的辅导报告,1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27日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江苏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311号],该小组由杨继昌(组长),宋京章(副组长)等15人组成。该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现代教育 中心。
    30日我校印发《关于成立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321号 ],该小组由杨继昌(组长),朱正伦、袁银男(副组长)等17人组成。
    又,我校印发《关于成立推行完全学分制领导小组的通知》[江苏大校(2002 )322号],该小组由杨继昌(组长),朱正伦、袁银男(副组长)等18人组成。
    又,我校召开2002-2002学年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会上,4个先 进班级和11名品 学兼优的同学获得省级表彰,224个班级和852名同学获得校级表彰,89名老师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31日
    校党委召开党外人士迎新座谈会,祝贺我校杨继昌、宋余庆、郑金旭分别当选民盟、民革、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赵杰文、宋余庆、卢章平分别当选民盟、民革、致公党镇江市委主委。
    又,经政协镇江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我校赵杰文、宋余庆等26位 同志担任镇江市第五届政协委员。我校教师担任市政协委员的人数比上一届提高了近24个百 分点。
    又,我校举行元旦综艺晚会。
    又,校党委书记朱正伦,校长杨继昌发表新年献词,向全校师生致以新年问候。
 

版权所有:江苏大学档案馆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电话:0511-88780032
技术支持:南京轩恩软件开发有限公司